属于家乐福中国的时代就要过去了。6月29日,北京商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家乐福在京仅剩3家门店尚在运营。28年,从曾经的超市王牌品牌、大卖场鼻祖,到接连关店、购物卡使用受限,家乐福疲态尽显。多次错失转型和发展重要业态的时机,显然家乐福快要撑不住了。
(相关资料图)
6月连关两店
挣扎中的家乐福超市再次传来噩耗。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发现,家乐福马连道店、通州店两处门店先后于6月停止营业。
北京商报记者在家乐福马连道店看到,超市出入口均关闭。紧闭的大门上张贴了公告显示,该店于6月9日正式停止对外营业。这家店自1999年12月8日开业以来,已陪伴周边居民近24年。
同样,家乐福通州店也停止营业。家乐福通州店租赁场地的物业方北京瑞阳嘉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张贴通告称,北京家乐福拖欠该公司租金以及其他费用,逾期交还租赁房屋达一个多月。与此同时,北京家乐福因拖欠能源费被供电局强制停电而无法正常经营。所以该物业公司已解除与家乐福之间的租赁关系。
北京商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该公司收回租赁房屋后,将尽快引入更具经营实力和市场口碑的品牌,以便优质地服务区域居民。
截至目前,家乐福在北京仅剩3家门店还在营业,分别为天通苑店、双井店、四元桥店。今年4月时,家乐福在北京的门店数量为15家。
对于通州店的关停,北京家乐福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希望通州店继续经营,正在与该店物业方协商相关事宜。
北京家乐福尚在营业的门店的经营现状也不容乐观。市民张女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上周末在家乐福天通苑店购物时,店内不少货架空置,摆满商品的货架上,也仅摆放了单一的商品。另外,家乐福双井店内也存在不少货架空置的情况。
掉队零售创新
28年的时光,足够让一代商业“枭雄”迟暮。这家在1995年便登陆中国的老牌超市卖场,它陪伴了北京商超行业的成长,如今已经被商业的阴霾笼罩,再难以拼凑出曾经的辉煌。
回看,家乐福在中国的28年,是与当下完全不同的。1995年,彼时的家乐福作为全球零售top 2进入中国市场,中国首店开在了北京,并将大卖场的商业模式带入中国市场。之后,家乐福在中国开始快速扩张期。无论是北上广还是川渝福建等,乃至二三线城市家乐福纷纷入驻开店,开店数量也曾位居外资开店数量的首位。
直到十年后的2006年,家乐福在中国的门店数量达100家,经营业绩250亿元,远超沃尔玛、麦德龙等品牌。
那时的家乐福超市也是“网红打卡地”,消费者愿意“盛装”去家乐福购物,本土零售企业也热衷于“挖墙脚”。家乐福也有了零售业“黄埔军校”的称号。如今,再度提起家乐福,消费者联想到的却多是“购物卡使用受限制”“门店缺货”等,作为曾经的“零售之王”,家乐福的现状令人唏嘘。
近半年来,北京商报记者发布关于“家乐福”的文章内容,评论区多会提到,“2019年,苏宁易购收购家乐福中国后,家乐福就走上了下坡路”。零售行业专家孟奇指出,入股家乐福时,苏宁易购本身的营收业务也在收缩,很难进一步助力家乐福中国线上业务的发展。
无独有偶,在苏宁易购接手家乐福中国前,它就已经走上了下坡路。2009年,尽管家乐福在中国的门店数量还在不断增长,但属于大卖场经营“榜首”的位置被撼动。这一年,大润发的业绩数据超过家乐福中国,家乐福此后竟再未实现反超。
值得关注的是,2010年,家乐福在华门店数,也被全球最大竞争对手沃尔玛超过。2016年,沃尔玛的门店数已多达487家,相较之下,家乐福比沃尔玛少了100家。
能否找到正轨
为了应对危机,家乐福中国不断求变。对于合作到期、亏损的门店,家乐福中国关店、退出,保留下的门店也在缩小经营面积,或是加深与电器业态、苏宁易购的融合,以及拓展仓储会员店模式。只不过,在品牌好感度、品牌信任口碑经历断崖式下滑后,家乐福中国的挑战更显无力。
在家乐福停滞甚至退步时,永辉、大润发等超市卖场品牌在摸索创新。永辉、大润发等加大供应链方面投入,构建自己的生鲜壁垒。沃尔玛采用供应商送至全国配运中心模式,所售蔬菜全部由生鲜配运中心进行全程冷链配送等。
相比之下,家乐福的供应链短板也已显现。家乐福超市不少货架空置,也是彼时轻资产供应链模式留下的隐患。据悉,直到2015年,家乐福才有了自己的配运中心,开始自营线上收采购权、开建配运中心、上线电商业务。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指出,家乐福中国的发展是商超行业一个缩影,是整个商超业态当前面临市场竞争的一个态势,对于当前的整个市场来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商超这种传统的业态必须要学会转型,学会升级。家乐福对于当前的整个市场来说,属于一个转型偏慢的案例,传统的商超模式可能越来越难以吸引消费者的认同,而且在当前市场中,零售企业对于供应链的管理和需求也开始进一步增加,这将进一步考验这些商超企业自身的再造能力。
北京商报记者 王维祎/文并摄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华中文娱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